“帶病毒的種苗如果流入市場,將帶來大面積死苗缺苗,給種植戶造成巨大損失。”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欽州市欽南區的廣西欽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百香果種苗基地時,恰逢廣西農科院研究員蔡健和一行前來對基地的百香果母本苗進行病毒病原檢測。
“每一株母本都必須經過病毒檢測,有問題的一律銷毀。要確保賣出去的每一株苗都是健康的。”公司負責人鄧福斌告訴記者,該公司與多家權威科研院所合作,共同開展病毒檢測、新品種選育推廣等工作。2021年以來,共培育欽蜜9號果苗1500多萬株,產值達5000多萬元。
“這兩年種植欽蜜9號10畝賺了20多萬元,今年準備種50畝,希望有個好收成。”距此30公里的欽南區東場鎮上寮村,種植戶黃建偉的百香果園已清園,春節過后便栽下果苗,也栽下今年的希望。
2021年前,廣西各地種植的一些百香果老品種,存在不耐高溫、掛果少、賣價低等缺點。
市場渴望新品種,產業期待新突破。
面對市場痛點和產業難點,鄧福斌與廣西農科院百香果團隊強強聯手,千淘萬漉培育出百香果新品種欽蜜9號。
“欽蜜9號畝產1500—2500公斤,大果每公斤售價可達30元。一年收兩茬果,增收效果明顯。”欽南區水果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封青賢說,因種苗抗病毒能力強、耐高溫,果實產量高、口感好,欽蜜9號一面市便大受追捧,成為帶富一方的新品種。
“近年來,我們多措并舉調結構、抓標準、提品質、創品牌,使百香果成為助力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2023年,欽州市百香果產量達9.03萬噸,產值約8.1億元。”欽州市水果產業發展中心流通科科長劉衛強說。
一株種苗激活一個產業。“目前,廣西黃金品系百香果種植面積約20.8萬畝,約占全區百香果栽培面積的54.7%、全國百香果的18.5%,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第一。其中,主要品種為欽蜜9號。”
自治區水果技術指導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欽蜜9號的果香已飄到海南等國內百香果主產區,成為當地主栽品種。
欽蜜9號是廣西自主研發的種苗。它的出現,極大改變了百香果產業。這是廣西種業創新的生動案例,是一個優質新品種激活一個產業的生動實踐。
■記者手記
跳出果業科研與市場“兩張皮”舊路
百香果是著名的果汁型熱帶水果,營養豐富,有“果汁之王”的美譽,其可溶性固形物(糖度)占16%—20%,因含有特殊的酸,呈現酸甜口感。近年來,廣西百香果產業得益于良種推廣而發展迅猛,種植面積超36萬畝,年產量達38萬噸,成為我國百香果最大產區。其中種植面積較大的地區為靈山縣、欽南區、浦北縣、靖西市、北流市等。
科技興農,種苗先行。欽蜜9號作為廣西農業研究院所和企業聯手自主培育的區域種苗,重視市場和消費者需求,跳出了果業科研與市場“兩張皮”的舊路,以一株抗病毒能力強、口感佳的好苗,使得以往營養“叫好”、口感不“叫座”的百香果“涅槃重生”,全國百香果市場徹底洗牌,成功贏得科研考核和市場考驗。未來,廣西應進一步加強培育高產優質、節本增效、高抗廣適的果類新品種,強力支撐水果產業實現“優品種”“提品質”“樹品牌”的重要轉變。(陳 靜)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