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鉆成冠”開新篇,科技紛呈展新貌。走過“黃金十年”“鉆石十年”,第2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如期而至。科技創新元素歷來是東博會上最亮麗的色彩,作為東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技術展每次都有尖端技術驚艷亮相。今年東博會專題“煥新”,新增戰略新興專題,新設東盟高新產品展區,一批數字技術、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生態環保等新興領域前沿技術和硬核科技紛呈展現,“科技感”拉滿。
“科技范”十足的東博會,不僅將更多“中國創造”“中國智造”帶向東盟乃至全球消費者,而且讓企業從中找到產品創新研發和市場開拓方面的新方向,尋找到看到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和增長機遇,更好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科技創新合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技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國際交流中各國也更加重視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中國與東盟是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2023年雙邊貿易額達9117億美元,中國連續15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4年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在科技創新訴求上,中國與東盟各國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和加快產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等方面有共同的關切點,雙方科技創新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與窗口,在開展人文和技術交流上有獨特優勢和深厚基礎。近年來,從科技政策科技人文交流,從青年人才培養到聯合研究開發,從技術示范推廣到合作平臺建設,廣西正加快與東盟各國建立更加緊密的科技創新合作關系。面向未來,廣西需增強科技引領支撐及驅動發展作用,大力推進與東盟國家的科技創新合作,建立更加開放、更加緊密、更加深入的科技創新合作伙伴關系。
優機制,建立完善面向東盟的科技合作機制。完善合作機制是促進不同國家科技要素融通、開展科技合作的前提條件。近年來,廣西加快建立科技合作機制和渠道,推動對東盟國家的科技合作與交流,聯合柬埔寨、緬甸、越南等國開展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海水養殖等技術攻關,實施“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積極接收東盟國家青年科技人才。進一步推進與東盟國家的科技創新合作,需持續破除技術、資金、設備、信息等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支持與國(境)外合作伙伴開展科技合作,實施重大科技項目聯合攻關,在不涉密的情況下,擴大外籍專家參與項目范圍,允許外籍專家參與科研項目評選與評估。同時,繼續加強國際技術經理人、專項技術人員培訓,允許外籍技術技能人員按規定在廣西就業。
建高地,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創新合作平臺。跨國創新合作平臺是集聚創新資源、促進協同創新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廣西積極參與中國—東盟科技創新提升計劃,在東盟9國建立中國—東盟傳統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國際巖溶研究中心等15個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在東盟8個國家建立12個農業科技園區,帶動東盟國家科技、產業發展。進一步推進與東盟國家的科技創新合作,要以建設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為引領,加快提升創新資源要素集聚能力,加快培育創建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支持建設面向東盟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示范高地,引導支持區內各類創新主體與東盟國家高校、科研單位建立聯合研發中心和實驗室,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支持共建離岸孵化器、共結“姊妹園”等創新平臺。
活渠道,深化面向東盟的國際技術轉移合作。近年來,廣西依托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促進國內外創新資源的有效對接,與9個東盟國家建立政府間雙邊技術轉移工作機制,與7個國家組建雙邊技術轉移聯合工作組,構建覆蓋東盟的技術轉移協作網絡,成員數超過2800家,服務中外企業超1.9萬家。進一步推進與東盟國家的科技創新合作,需持續拓展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協作網絡,加強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聯盟建設,支持建設中國—東盟專家庫和成果庫,匯聚科技創新資源和技術轉移力量。同時,加強中國—東盟網上技術交易平臺建設,推動創新要素便捷流動,使廣西成為中國—東盟創新資源互動和跨國技術轉移的重要節點。
科技蘊含無限潛力,合作開啟美好未來。面向未來,借助東博會開放平臺,廣西要在中國和東盟各國之間架起創新合作的橋梁,推動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的科技合作,不斷完善跨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協同創新,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科技動能。(陳斌)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