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崇左市科技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支撐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深入開展平安建設創建活動,以科技行動奮力營造各民族群眾團結奮斗、共同進步的平安發展格局。
全面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激發全域科技創新的內動力
崇左市科技局以抓好“關鍵少數”,堅持領導同志帶頭學、親自抓,強化工作組織,將抓好干部隊伍建設和平安機關建設納入中心工作,作為推動地區科技創新進步的著力點。通過舉辦黨支部(全體干部職工)學習會、“左江科技之光”讀書會、業務培訓班、曬業績等各種形式活動,深入開展政治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法治建設、個人能力提升等專項工作,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綜合能力,筑牢政治安全屏障,全面推進平安機關建設。今年以來,舉辦集體學習班(讀書班)13期,舉辦工作培訓班6場,干部個人參加各項主題培訓活動150余次;工作成果豐碩,干部撰寫的地區科技創新專報獲得自治區科技廳主要領導肯定批示,2篇科技創新支撐地區發展咨政報告獲市委主要領導批示,先后有8人(次)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稱號;崇左市科技局集體榮獲崇左市建市二十周年集體三等功,機關黨支部獲評全市2023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
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支撐水平,夯實邊疆穩定發展的驅動力
2023年以來,崇左市科技局圍繞《崇左市推進科技振興行動方案》總綱,聚焦高質量發展主線,建立支撐321”特色產業體系和“145”園區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體系,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以全域創新活力不斷提升筑牢經濟穩定發展的根基。根據2023年9月公布的數據,崇左市2022年R&D經費支出總量達6.5億元,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0.6%,比重排名提升至全區第五位,各領域各行業科技投入持續加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一批支撐經濟民生的重要產業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其中:自行研發的“試地甘蔗收割機”和選育的“壯糖6號”取得關鍵性進展,傳統糖企破解“注射級藥用蔗糖”難題,藉此成功實現進口替代,糖料蔗產業體系二次創業不斷加速;一批科技基礎設施實力不斷提升,新認定7家自治區級創新平臺,建成首家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錳資源利用),累計建成49家自治區級創新平臺,新認定市級創新平臺11家;一批企業加速轉型,高新技術保有量達到83家,瞪羚企業保有量達到6家;一批新技術成果不斷轉化,企業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達到83項,2023年5月,崇左市各單位在全區科技獎勵大會上獲2022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10項,由崇左市提名的項目獲獎3項,提名獲獎數量排全區第五位。
全面提升科技領域平安發展氛圍,塑造全面團結進步的凝聚力
崇左市科技局將平安建設各方面活動全面融合科技創新工作,對科技領域各服務群體開展“接地氣、聽得懂、有幫助”的宣傳活動,持續營造全域團結進步發展的良好氛圍。一是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宣傳活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7個縣(市、區)和重點園區開展走訪規上企業和重點科技企業230余家(次);舉辦“2023創新講堂—科技政策法規宣講活動”等專項活動2場,組織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等200余名代表參加培訓,重點宣講“惠企惠才”政策,引導企業家、科技人才立足邊疆國門城市謀發展的信心。二是強化自辦媒體和主流媒體運用。通過崇左市科技局公眾號創建工作專刊和左江日報等媒體,陸續刊發科技動態、政策法規和創新典型案例,轉發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城市應知應會等系列科普文章,累計發表文章132篇,點擊量突破17578次,在全市科技系統、重點服務對象中構筑科技政策宣傳陣地。三是實施鄉村科技特派員基層民族團結政策宣講計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在7個縣(市、區)農業農村一線組織鄉村科技特派員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政策知識宣講小分隊”行動,累計組織開展培訓班(活動)50場,參與群眾達2520人次。四是面向青少年等重點群體開展法治教育。結合開展東盟留學生科技交流、留人計劃、科技科普等宣傳活動,累計組織專題活動4場,組織留學生、崇左市青年學生代表350余人次;積極參加“安全生產日”“全國防災減災日”“國家憲法日”等集中宣傳活動,不斷提升平安和諧氛圍。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