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世特汽車系統(柳州)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總裝線工人在檢測汽車轉向系統的伺服部件。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唐紹怡/攝
廣西思必馳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正在檢查用于新能源汽車語音交互認別的芯片板。 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黎靜/攝
上汽通用五菱全球首個“島式精益制造工廠”。 菱宣/攝
“2024年,公司業績實現飛躍式增長,產值突破106億元。”2024年12月29日,在上汽通用五菱2024年度第8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上,柳州賽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規劃與運營高級總監黃清敏高興地說。
作為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的重要實踐者與推動者,賽克科技在能源系統、智慧電驅、電子電控等新能源產業鏈布局上初見成效,是柳東新區高科技企業的代表。
2024年,柳州市政府按照“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制造城”戰略首選方向,把“智能終端及機器人產業發展”作為柳州工業經濟增長第四支柱產業全力推進。柳東新區擁有自治區級以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43家,園區數量居全區第一,承擔起打造柳州智能終端產業鏈核心區的重任。
面向新賽道,柳東新區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促轉型”發展思路,布局未來產業發展。
1 創新,培育一批龍頭企業
截至2024年11月,柳東新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9家。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一汽解放、廣西汽車集團新能源四大整車基地,已建成年產120萬輛乘用車和12萬輛商用車的產能規模。
面對如此龐大的產業,為做強做優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柳東新區通過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打造升級版的廣西柳州汽車城。
作為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中“五個百億”新能源戰略的核心企業,賽克科技自成立以來,為上汽通用五菱做配套研發生產能源系統、智慧電驅、電子電控等新能源產品。
2024年12月15日,記者在賽克科技裝配車間看到,由于訂單增加,生產線實行兩班倒生產。
“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和土地保障等全面支持下,賽克科技業績不斷增長。”黃清敏說,截至目前,公司生產的混動系統產量達9.6萬臺,電驅系統達16萬臺,動力電池達48萬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柳東新區依托賽克科技、柳州國軒、瑞浦賽克等龍頭企業,帶動當地新能源汽車“三電”等核心零部件形成本地配套生產規模。
此外,柳東新區在深入推進汽車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的同時,也圍繞新能源產業鏈、新材料產業鏈、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鏈展開謀劃。
去年10月27日,柳州市智能終端及機器人產業發展合作大會上,廣西思必馳科技有限公司攜帶AI追蹤雙目語音攝像頭、AI轉寫麥克風音箱等產品參展,引人關注。
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施宋磊說,語音交互能讓機器人識別并執行指令,該公司已與上汽通用五菱共建新一代智慧語音實驗室,圍繞新能源汽車的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包括東盟小語種)、大數據應用等方面,構建“基礎研究、產業化開發、市場推廣”的全鏈條研發體系。
“我們的產品,已遠銷美國、英國、阿聯酋等48個國家和地區。”柳州市卓德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曾東平說,研發團隊能為不同市場需求群體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公司生產的抽紙全自動中包機、底部抽包裝機等設備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0%至65%。產能不斷提升,也帶動了機床、紙漿等供應需求增加。
2 起勢,聚集多條產業鏈
目前,柳東新區按照“短鏈延長、斷鏈連通、細鏈增粗”的工作思路,圍繞汽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等產業鏈,深入推進補鏈延鏈強鏈工作。
聚鏈成群,聚群成勢。如今,德國博世、青山控股、國軒高科等業內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相繼在柳東新區落地,構建了相對完備的汽車制造產業鏈,覆蓋動力系統、新能源“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系統等領域。
2023年,柳東新區小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
“從事汽車生產的企業,10公里的半徑內,都能在柳東新區找到理想的加工配套供應商。”柳東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余達文自豪地表示。
向新的賽道上,柳東新區加強園區內汽車行業與智能終端行業之間的合作,推進產業集聚效應。
目前,柳州市車聯網先導區建設項目一期已完成,以柳東新區為主要建設場地之一,建成場外無人物流、大規模互聯互通、柳汽城市物流等七大場景,涵蓋出行、物流、公共服務等多元領域場景使用。
“依托汽車產業集聚優勢,柳州市車聯網技術在規模化和商用化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柳州市東科智慧城市投資有限公司車聯網項目投資部經理黃偉說。
隨著柳東新區充分調動發揮“鏈主企業”資源作用,圍繞汽車、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等產業鏈,聚力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目前,柳東新區累計打造48家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柳東新區已引進和培育出一批智能終端及機器人產業。”余達文說,下一步,將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升智能終端及機器人的技術水平和性能指標,以及拓展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推動智能終端及機器人在更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聚力打造完整的智能終端產業生態體系。
3 服務,長效機制促發展
改革浪潮,奔涌向前。承擔打造柳州智能終端產業鏈核心區重任的柳東新區,已入駐不少企業,很好地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帶動行業產業發展。
耐世特汽車系統(柳州)有限公司和柳東新區合作,引入柳州漢拿電機有限公司,在耐世特現有廠區內設置一條高度自動化水平的生產線作為“園中園”,生產車載電機等產品。
2024年11月12日,柳州漢拿電機有限公司首臺電機下線。該項目從首次意向洽談到產品下線,用時不到220天。后續,耐世特汽車系統(柳州)有限公司還計劃繼續引進5家下游企業,抱團發展。
“現在訂單多、生產忙,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大生產。”施宋磊說,公司將通過招商活動,帶動更多芯片、電子元器件、液晶屏等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落戶柳州。
從中不難看出,為深化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柳東新區政府和入駐企業,都積極主動加入招商引資大軍。據統計,2024年1—10月,新區已引進重點項目70個,投資總額91.77億元,成功引入深圳德馳、武漢成華、柳州桂格復煊擴建等億元項目,驅動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終端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2024年12月3日,廣西汽車產業智能化聯合創新中心在柳東新區揭牌,聚焦汽車產業鏈式數字化轉型、大模型技術的應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視覺智能檢測的應用四個領域,推動傳統產業煥新發展。
面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技術提升、人才難留等現實問題,柳東新區針對性地加強服務工作。各職能部門采取走訪調研、召開座談會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及時為企業解決生產經營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據統計,2024年1—11月,柳東新區共幫助轄區內175家企業協調解決用工、用電、用房、融資、子女入學等問題。“柳東新區建立新區處級以上領導和責任部門共同聯系服務企業長效機制,提供更加精準和高效的服務,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余達文說。(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黎 靜 唐紹怡 通訊員 莫雨田)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