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政府新聞辦于2019年9月10日(星期二)9時30分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廣西參與“一帶一路”技術轉移與科技合作新聞發布會,邀請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蓓,自治區科技廳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陳丹,自治區科技廳外國專家服務與引進智力處副處長羅錦模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發布會由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羅聯生主持。
廣西參與“一帶一路”技術轉移與科技合作新聞發布會
時 間:2019年9月10日09:30
地 點:南寧市民族大道112號廣西新聞發布廳
出席人員:
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王蓓
自治區科技廳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 陳丹
自治區科技廳外國專家服務與引進智力處副處長 羅錦模
主持人: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羅聯生
09:30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羅聯生: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出席廣西參與“一帶一路”技術轉移與科技合作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蓓女士,自治區科技廳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陳丹女士,自治區科技廳外國專家服務與引進智力處副處長羅錦模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我是本場發布會的主持人,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羅聯生。
首先請王蓓女士作介紹。
09:32
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 王蓓: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我謹代表廣西科技廳,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多年來對廣西科技事業發展給予的關注和支持!下面我簡要介紹廣西參與“一帶一路”技術轉移與科技合作的有關情況。
為加強國際區域間科技創新合作,發揮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建設中的支撐作用,2012年中國科技部與東盟國家科技管理部門共同啟動“中國—東盟科技伙伴計劃”,開展科技領域創新合作,深化中國與東盟科技和可持續發展合作。2013年成立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由廣西科技廳負責運營,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家面向東盟的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廣西作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參與“一帶一路”共建,特別是與東盟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科技之路、創新之路的重要指示,貫徹落實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的要求,搶抓與東盟科技合作機遇,我們主動對接落實“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持續推進創新合作,在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09:34
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 王蓓:
一是打造全方位科技合作平臺,助力中國—東盟創新共同體建設。推動與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越南、文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9個東盟國家分別建立了政府間雙邊技術轉移工作機制,與7個東盟國家組建了技術轉移聯合工作組,形成穩固的政府間多邊交流合作渠道。建立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跨國技術轉移協作網絡,協作成員數已達2400家,覆蓋東盟10國和部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連續舉辦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先進技術展,連續舉辦6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展、會結合,常辦常新,共有59位部長級貴賓出席,舉辦了23場部長級科技雙邊會談,11場專業論壇和研討會、21場專業技術對接會,參會代表6500余人,參展參會企業1700多家,展示推介項目累計2300多項,促成項目簽約及意向簽約達200多項。自2013年以來,依托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組織面向東盟的技術對接活動77場次,其中有24場在東盟國家舉辦,對接項目2100多項,參與中外企業3500家,促成簽署合作協議516項,務實推動現代農業、新能源、傳統醫藥、食品加工、電子信息、化工等領域先進實用技術成果向東盟國家推廣應用,促進中國與東盟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科技合作,探索了政府引導、創新主體踴躍參與、雙向需求暢通并尊重市場規律的技術轉移與科技合作新路徑。
二是構建科技交流“南寧渠道”,匯聚全國一流創新資源形成合力。引進國內一流科技創新資源入桂,整合國內大學、科研院所、企業資源在9個東盟國家建立了20個聯合實驗室或創新中心,共同開展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尤其是東盟國家的創新合作。促成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礦業大學、武漢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集中力量開展科技攻關、人才培養和技術示范。發揮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平臺作用,推動與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中心開展合作,在曼谷打造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面向東盟的創新中心。推進與科技創新資源密集省份開展合作,廣西科技廳與廣東省科技廳簽署融入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協議,促進大灣區創新資源通過廣西與東盟開展更暢通融合的科技合作。
09:38
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 王蓓:
三是推動科技創新資源流動和共享,促進區域創新一體化建設。支持在東盟國家建立了12個農業科技園區,中泰傳統藥物研究中心、中馬北斗應用聯合實驗室、中泰曼谷創新中心、海世通文萊深海養殖研發中心、中越邊境農業科技走廊、中國—老撾合作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中國(廣西)—柬埔寨(暹粒)農業科技示范園等機構,促進中國優勢產能“走出去”,帶動當地科技經濟發展。探索與泰國、馬來西亞等多個東盟國家啟動共建科技園區合作。支持桂林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的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為國際社會提供值得借鑒的桂林經驗及模式。
四是開展關鍵共性技術聯合研發與推廣,共同應對區域性發展問題。廣泛聯合越南、菲律賓、柬埔寨、泰國、印度尼西亞以及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斯洛文尼亞等近20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全球巖溶地學研究,構建了巖溶流域碳循環監測體系和“增匯減排”技術體系,成功地將聯合國教科文國際巖溶研究中心落戶廣西桂林,為全球巖溶地區的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聯合東盟10國的有關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培育蔬菜、水果等農業新品種,研發大米種植與加工技術,開發土壤新型肥料,開展藥用植物資源普查與保護利用研究,開展動物疫病傳播防控技術研究,研究與推廣深海養殖技術,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東盟位置導航、地質災害預防領域的高精度服務和應用等,攻克了一大批中國與東盟區域共同關注的共性技術難題。廣西牽頭建設“一帶一路”背景下桂港澳與東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合作圈,發布南寧倡議,共同推進中國與東盟在傳統醫藥領域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合作。廣西企業在波蘭建設了企業歐洲研發中心,共同開發適應歐美高端市場的工程機械技術和大型裝載機產品。
09:42
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 王蓓:
五是共同開發科技人力資源,深化科技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率先啟動實施“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引進東盟籍科技人才,入選杰青中擁有博士學位的達到90%,來自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埃及、巴基斯坦、印度、伊朗、尼日利亞等國家,均為所在國科研一線青年創新人才,涉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環境保護、空間與海洋、現代農林業等重點發展領域。舉辦或協辦學術交流、技術研討、科技培訓等國際科技交流活動,邀請500多位外國專家學者來訪考察、交流,派出300多人(次)到35個國家和地區學習考察、合作研究、短期培訓以及參加國際會議,引進和培養人才300多名。
在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等一系列國家重點開放政策相繼落戶廣西, “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我們將充分利用廣西與東盟國家的區位優勢及良好合作基礎,持續推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合作:
09:44
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 王蓓:
一是深耕細作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加快建設覆蓋中國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尤其是東盟10國的技術轉移協作網絡,重點構建100家核心協作網絡成員,進一步擴大創新合作朋友圈;在夯實農業、傳統醫藥等合作領域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到大數據、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做深做實技術轉移服務,通過健全技術轉移全過程服務體系,在中國—東盟信息港技術平臺建設框架下搭建網上技術交易平臺、構建專業化技術經理人隊伍與物理空間,整合我國技術轉移創新資源,探索建立中國—東盟技術轉移理事會機制,全面提升總體服務水平。
二是進一步拓展科技人文交流。持續推進“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實施,積極開展“創新中國行”、國際技術經理人、科技管理人員、有關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大力促進廣西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科技人員之間的交流互鑒,共同培養青年科技人才。
三是持續推進科技園區合作。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發展規劃及重大需求,在已有科技園區的基礎上,探討推進現有中馬兩國雙園、中印尼經貿合作區等轉型升級為科技園區。積極吸引和對接國內外的創新資源,加快建設桂林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探索建設中國—東盟科技城,將其打造成為區域性創新中心。
四是加強國際聯合攻關與實驗室建設。繼續聚焦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面臨的區域性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建設綜合交通、地球大數據運用、納米炭黑等一批國際聯合實驗室,培養國際化聯合攻關團隊,探索實施國際大科學計劃,構建一批國際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試驗平臺,提升區域總體創新水平和能力,促進科技成果惠及各國人民。
廣西參與“一帶一路”技術轉移與科技合作有關情況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09:48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羅聯生:
感謝王蓓女士的介紹。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有問題的請舉手。
09:50
廣西日報記者: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已經舉辦了6屆,已成為推動中國和東盟國家技術需求對接及創新合作的重要平臺。今年即將舉辦第7屆,今年安排了哪些重要活動,與往年相比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點呢,科技廳作為大會承辦方能詳細介紹下嗎?
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 王蓓: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簡稱“東創會”,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框架下的常設高層論壇類活動。大會從2013年首次舉辦以來,已經連續辦了6屆,并且將中國—東盟博覽會先進技術展也納入大會框架下,以論壇與展覽相結合的形式,在論壇主題設置、展覽展示內容等方面常辦常新,務實推進了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的第7屆“東創會”以“深化創新合作 攜手共同發展”為主題,將于2019年9月20日至24日主要在廣西南寧、部分在桂林舉行。大會將舉辦開幕活動、首屆10+3青年科學家論壇、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先進技術展、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創新合作國際論壇、中國—東盟科技聯委會議、先進技術對接會等系列活動。目前已有7位東盟國家科技主管部門的部級官員確認參會,東盟國家及日韓重要嘉賓及參會參展代表預計超過200人,大會總參會人數將超過1000人。
和往屆相比,本屆大會呈現出以下亮點:
一是高層論壇內涵更豐富,大會國際影響力更突出。首次舉辦的10+3青年科學家論壇,是落實去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第二十一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發揮東亞合作主渠道作用,齊聚百名東盟和中日韓頗具影響力的青年科學家,開展多領域的技術交流和創新合作,同期還組織東盟青年科學家創新中國行活動。除了在南寧舉辦的活動外,同期在桂林舉辦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創新合作國際論壇,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發揮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為聯合國及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桂林經驗。
二是先進技術展融入科普新元素,更多東盟創新成果走進展區。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科學普及放到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位置”的講話精神,首次在先進技術展中融入科學普及新內容,中國科技館、中國科普研究所首次參加先進技術展,展示流動科技館等科普設施、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全流程體系等研究成果,向東盟國家介紹推廣中國科普模式及科普新理念,展示中國高質量科技教育資源以及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取得的成就,積極推動與東盟國家科技人文交流。此外,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越南等五國組團參加先進技術展,參展國別與項目數量位居歷年之首。 東盟國家科技成果參展項目及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新高,展覽面積比去年增加1倍,先進技術展的國際交流元素、東盟色彩更濃郁。
三是持續推進開放辦會,精準打造6場先進技術對接會。結合中國和東盟國家科技發展需求及技術轉移共同關注的行業領域,充分利用“東創會”匯聚對接創新資源的平臺作用,精準打造6場技術推介會。分別是:東盟合作需求推介對接會,由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越南等7個東盟國家以及國內知名科技企業參與推介對接,推介國別覆蓋面更廣,參與數量更多。新加坡合作需求專題推介會,新加坡首次深度參與技術推介展示,以南洋理工大學和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項目為依托,向國內推介新加坡先進適宜技術。海洋科技專題推介會,聯合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共同舉辦,將推介彩虹魚海洋牧場監測監控網絡與綜合管理平臺建設等7個項目。北斗技術及應用專題推介會,聯合中國—東盟衛星導航國際合作聯盟共同舉辦,重點推介北斗跨境應急救援平臺等6個項目。大農業科技專題推介會,聯合全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聯盟、廣西科學院共同舉辦,將進行國家棉花產業聯盟“CCIA”品牌棉花及其高品質紡織品等8個項目推介。醫藥大健康專題對接會,聯合八月瓜知識產權創新服務云平臺共同舉辦,將推介全高清一體化成像系統等9個項目,力促科技成果項目轉化落地。
四是將促成一批重要科技合作成果簽約,彰顯創新主體融通發展最新成效。通過前期的策劃和籌備,在大會開幕活動上將進行一系列中國及東盟合作重要項目簽約儀式,包括雙邊技術轉移合作機制類、平臺建設類、創新資源合作類等三個大類8個成果將在各國科技部領導見證下集中簽約。如中外機構共同面向東盟建設綜合交通國際聯合實驗室、傳統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泌尿外科疾病防治聯合創新中心等,開展共性技術問題聯合攻關。此外,在先進技術展專場推介會上還將有一批合作項目簽約。
在這里我們也誠邀各位媒體朋友來參與了解和報道宣傳本屆大會,給予我們科技工作更多的關注和支持。謝謝!
09:58
香港商報記者:我想問一個關于“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的問題,廣西截止目前引進了50多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青年科學家開展科研工作,這些入桂的杰青是如何發揮橋梁作用,促進廣西與杰青所在國科技交流的,能舉些具體的例子說明一下嗎?謝謝。
自治區科技廳外國專家服務與引進智力處副處長 羅錦模:
謝謝記者提問。截至2019年8月底,已有52名杰青來到廣西,開展科研課題55個,形成了科研成果50個。具體案例有:
廣西民族大學引進馬來西亞拉曼大學的青年科學家李英隆(中文名),他入桂后負責實施“基于人工智能的5G異構網絡資源管理”項目,開發新穎無線電資源管理方案,參與研究項目的同時積極牽線搭橋,促成兩所大學籌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該聯合實驗室將作為中國—東盟創新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在本屆大會開幕論壇上簽約。
廣西農科院引進老撾農業土地管理局的青年科學家莫陽(中文名),他從老撾農林研究院引進25份玉米育種材料,并開展遺傳多樣性和雜種優勢利用研究,促成廣西農科院與老撾國家農林研究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并在老撾建立中國玉米新組合(新品種)鑒定基地,一期鑒定31個飼料玉米和10個糯玉米新組合(新品種),有效促進老撾在該領域的技術發展。
廣西中醫藥大學引進的馬來西亞陳佩玲(中文名)博士,在廣西開展中國—東盟傳統藥物和農作物廢棄物如肉桂、甘蔗葉等生物轉化利用研究工作,擴大功能性食品的市場價值,還參與了《中國—東盟傳統藥物志》的編撰和校對工作,承擔了本書英文版文稿翻譯和校對工作,使該書能夠順利出版。
廣西藥用植物園從柬埔寨衛生部國家傳統醫藥中心引進該中心的副主任Mao Soklim(毛索林)博士,參加廣西藥用植物園的天然藥物分析研究課題,該博士不但學到了廣西藥用植物園的先進技術,還把廣西藥用植物園先進的管理經驗帶回柬埔寨,運用到工作中。在他回國后不久被提拔為柬埔寨衛生部某司的副司長。
我們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在桂杰青故事,各位媒體朋友可以關注科技廳網站及“八桂科創”微信公眾號,或者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并支持廣西與東盟國家的科技人文交流工作。謝謝!
10:02
中國-東盟博覽雜志社記者:剛才發布人提到了與東盟國家的產業合作,廣西有很多特色優勢產業,如大健康產業。今年6月14日在上合組織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宣布支持廣西防城港市建立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這是廣西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的重大機遇。那么科技廳近幾年在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上是怎么進行創新布局的,未來又有哪些規劃呢。謝謝。
自治區科技廳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 陳丹:
謝謝記者提問。為加快打造我區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名片,基于我區與東盟國家共有的中醫藥資源優勢,廣西科技廳于2016年底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背景下桂港澳與東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合作圈建議。在科技廳推動下,2017年9月,在第5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上,由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以及東盟各國與會專家代表,共同發布了建設“一帶一路”背景下桂港澳與東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合作圈的“南寧倡議”。“南寧倡議”及時反映了中國與東盟區域內傳統醫藥領域創新發展需求,因此受到了海內外普遍歡迎與熱烈響應。兩年多來,科技廳全力推進廣西中醫藥領域的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南寧倡議”框架下,積極與內地和港澳臺地區的頂尖科研院所,以及東盟國家傳統醫藥創新機構開展合作,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相繼啟動了構建全球藥用植物大數據中心的“藥用植物4.0計劃”,共建了中國—東盟傳統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桂澳中藥質量研究聯合實驗室、中國—東盟治未病與健康管理合作創新平臺等一批科技創新基地,聯合港澳與內地科學家團隊開展了雞血藤、金花茶、肉桂等廣西特色道地藥材的關鍵技術研發,以及質量標準國際化研究,編寫了第一部系統介紹中國和東盟國家傳統藥物的專著—《中國-東盟傳統藥物志》,舉辦了中越傳統醫藥對接會等技術轉移活動,有力促進了區域大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
今年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明確表示“支持在防城港市建立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醫學創新合作。”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廣西科技創新合作注入了新動力。未來,科技廳將繼續主動作為,將我國內地和港澳臺地區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創新優勢資源引入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持續推動大健康產業領域的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在以下九個方面助力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建設:一是舉辦國際醫學合作創新論壇;二是建設醫藥科技創新平臺;三是引育高層次醫藥科技人才;四是研究設立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科技重大專項;五是積極開展醫藥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六是建設醫藥資源開發保護基地;七是打造醫藥產業科技創新示范區;八是開展全方位技術轉移;九是開展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先試。此外,將進一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醫藥創新資源,加快全區中醫藥大健康領域企業、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對外合作步伐,共建高端創新平臺,開展聯合攻關與成果轉化產業化,以創新驅動和開放合作持續推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謝謝!
10:08
科技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4月份,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對廣西牽頭實施的“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進行了專題報道,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請問廣西科技廳在牽頭實施該計劃中,積累了哪些特色做法?能否向全國進行推廣?下一步東盟杰青工作有什么打算?請詳細介紹下。
自治區科技廳外國專家服務與引進智力處副處長 羅錦模:
謝謝記者提問。廣西緊扣深化“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技人文交流這一主線,率先啟動“東盟杰青計劃”,統籌國家層面與地方層面杰青計劃銜接,在實踐探索形成了一個聚焦、兩個統籌、三個保障、四個服務”工作新模式。具體為:
一是聚焦東盟,放眼全球,深入踐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焦東盟國家青年科學家的大框架內,突破性地將選人范圍延伸擴展至在歐美國家學習工作的東盟籍科技人才,以及與廣西合作緊密的“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拔尖人才。目前入選杰青中擁有博士及以上學位的達到90%,均畢業于國內國際高水平大學,均是在所在國科研一線的青年創新人才,為我區相關領域的科研創新帶來了富有國際視野青年優秀人才。
二是實現服務國家周邊外交戰略與服務我區科技創新人才需求的有機統籌。以東盟各國普遍關心的青年人才培養為切入點,以科研創新互利共贏為目標,得到了東盟國家的廣泛支持與參與,有效服務了國家周邊外交戰略。同時,從我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引進東盟青年創新人才來廣西參與我區重點發展領域的科研工作,充實我區研發隊伍力量,滿足我區科技創新人才需求,形成引才引智與科技創新的同頻共振、聚合反應。
三是積極打造“三個保障”整體聯動,提升引智資源配置水平。第一是政策保障。制定《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實施指南》,根據工作實際變化,及時調整更新,細化工作流程。第二是資金保障。目前已撥付800萬元用以保障東盟杰青入桂計劃實施的資金需要。第三是組織保障。配備專業工作隊伍,加強對全區各接收單位配合東盟杰青工作的服務隊伍指導與培訓。
四是更加注重“四個服務”,全面提升對東盟杰青服務能力。第一是需求服務。多渠道、高頻次宣傳推薦廣西對東盟科技人才的需求。第二是項目服務。吸引東盟杰青到廣西與本地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科研項目和課題研究。第三是安心服務。舉辦政策宣講和風俗文化體驗系列活動,使杰青能夠充分了解廣西,愛上廣西,融入廣西。第四是網絡服務。目前正開發建設東盟杰青入桂計劃網絡工作平臺,將實現項目推介、網絡申報、需求對接、成效宣傳、統計分析等全流程實現網上辦理。
下一步,“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一方面要提高層次、擴大規模、加大力度;另一方面杰青工作模式可以作為示范推廣到我區教育、衛生等其它行業,在更多專業、更多領域吸引集聚全球優質人才智力資源,共同助力我區經濟社會發展。謝謝!
10:13
網易廣西:前幾屆的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我們都有關注,每年都會有不少亮點的活動突顯與東盟國家的最新合作成果,剛才聽發布人介紹今年的重要活動是10+3青年科學家論壇和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創新合作國際論壇,這兩場論壇有哪些精彩內容和看點呢,謝謝!
自治區科技廳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 陳丹:
謝謝記者提問。首屆10+3青年科學家論壇將于9月20日上午在南寧沃頓國際大酒店北京廳緊接著大會開幕活動后舉行。分為重要嘉賓致辭、成功創新創業青年科學家代表經驗分享發言、青年科學家互動交流、東盟杰青網絡對接系統開通儀式與中國—東盟共育創新之星啟航儀式等四個環節。首屆10+3青年科學家論壇邀請到了來自東盟10國和中日韓3國共17名發言嘉賓,圍繞科技人文交流、青年科學家創業和孵化、國際創新創業協同發展合作、跨國科研合作、跨文化人才培養等議題發表演講并開展討論。論壇特邀了日本科技振興機構首席研究員沖村憲樹先生、泰國國家科技發展署署長那龍博士、中國最大制藥企業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教授等具有豐富創新創業和科研合作經驗的專家,跟與會的各國青年科學家分享經驗、交流心得。論壇將有來自東盟和中國日韓的300多名青年科學家參會,其中來自東盟的青年科學家近150名。
另外,2019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創新合作國際論壇將于9月22日在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辦。上午包含開幕式、創新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和重要嘉賓主旨演講三個部分,下午有綠色技術轉移轉化對接會和喀斯特景觀資源可持續利用平行論壇兩個活動。論壇特邀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院士、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院士、柬埔寨吳哥窟生態保護專家、桂林巖溶地質研究所副所長蔣忠誠等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院士、專家就生態農業、城市建設規劃、喀斯特地區生態、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產業等可持續發展議題做主旨演講,并圍繞綠色技術轉移轉化開展推介對接活動。論壇將有中國及東盟科技主管部門代表、聯合國有關機構的代表、國內外可持續發展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組織機構代表、創新示范區代表、國內外企業和機構代表等500多人參會。歡迎媒體記者們關注報道。謝謝!
10:19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羅聯生:
由于時間關系,答記者問到此結束。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廣西參與“一帶一路”技術轉移與科技合作的后續進展。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問題需要了解,請會后與有關部門進行溝通采訪。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