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光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人才引育扶持的提案》(桂協辦發〔2023〕16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我廳高度重視企業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持續推行堅持“重大科技項目以企業為主體”的原則。在“十四五”廣西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和申報指南中進一步明確,廣西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導向類項目原則上要企業牽頭。2022年廣西科技重大專項共下達89項,其中企業牽頭59項(占56.3%),下達金額34781萬元,其中企業牽頭26808萬元(占比77.1%)。二是持續加強企業首席技術官培養。在全國率先啟動科技型企業首席技術官(CTO)備案工作,并出臺《自治區科技廳關于加快推動科技型企業設立首席技術官工作的指導意見》(桂科高字〔2020〕36號),通過建設企業首席技術官信息庫,實行企業首席技術官備案制度,明確企業首席技術官職責要求及實施企業首席技術官培養計劃等,建立完善企業領軍人才培養體系,破解企業創新創造不活躍、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管理人才缺乏,科技支撐廣西產業高質量發展不足的難題。截至2023年6月底,累計在庫備案企業首席技術官2296人,有效促進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機械制造、信息技術、農業化工等多個行業領域企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和發展。三是持續加大企業科技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鼓勵支持企業積極申報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重點支持從事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生物育種等前沿領域以及解決“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雙碳”相關領域的急需緊缺人才。2023年,向科技部推薦桂潤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江洲、廣西徐沃工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班華電等23位企業科技人才申報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支持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圍繞產業發展需要,柔性引進院士、專家及其創新團隊,建設廣西院士工作站和專家服務站。2023年上半年,新增3家企業登記備案廣西院士工作站。支持企業申報廣西科技計劃人才專項“帶土移植”人才引育計劃、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培養等項目,2023年,立項支持廣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寶寶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企業開展人才引進和培養,共計資助600萬元。四是積極幫助企業靶向引才。為區內重點企業,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等創新資源密集地,構建高效的引智對接渠道,并為區外高層次人才搭建來桂科技交流和資源對接的有效平臺。2023年4月,組織廣西代表團前往深圳參加第二十一屆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全區各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等40多家單位近110人參會,共發布項目合作及人才需求185項,廣泛開展引才引智,積極招引創新資源入桂;組織2023年桂粵科技人才對接交流活動,共征集46家企業的人才需求,為15家企業匹配對接了在穗單位,并組織17家廣西企業現場交流,活動現場促成5家廣西企業同廣東的人才團隊簽訂合作意向協議書,多家單位表示會后將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尋找合作機會。
下一步,我廳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聚焦重點企業高層次創新人才引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實際需求,改革創新、政策集成,精準對接、綜合施策,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精準對接、相互貫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
一是突出“高精尖缺”原則,加強企業創新人才培育。堅持創新為要,聚焦“高精尖缺特”打造企業科技創新主力軍,依托國家高層次人才項目和自治區重大人才項目,加強企業創新人才培育。組織實施好廣西杰出人才培養和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重點支持新材料、新能源、芯片、生物醫藥等前沿技術的探索與研究,鼓勵企業大力培養引進科技領軍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和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
二是統籌科技資源,開展企業核心技術攻關。堅持項目為王,依托廣西科技計劃項目建設開發人才資源,加強企業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培育。開展廣西科技“尖鋒”行動,更加廣泛地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抓好“帶土移植”、做好“厚土培植”,重視企業技術領軍人才培養,建立完善企業領軍人才培養體系。組織實施好“帶土移植”人才引育計劃、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培養和產教協同科技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等科技計劃項目,在引進項目時注重引進管理團隊和研發力量,在引進人才時注意發掘和孵化項目,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學術鏈、產業鏈有機融合、深度融合。
三是加強科技對外合作,廣泛匯聚企業科技人才隊伍。持續推動科技合作研究與應用,重點做好粵桂東西部協作,支持區內企業與區外(國外)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行業領軍企業建立機構間的合作機制,圍繞自治區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以及共同關注的領域,集聚技術、人才、成果等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并開展聯合科研攻關及成果轉化應用,支持區內企事業單位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建設研發中心、分支研究機構等“創新飛地”“人才飛地”,鼓勵支持區內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推動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四是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改革,創新激勵機制。加快技術要素市場發展,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持續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試點,探索建立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前退出國有無形資產管理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落實好《廣西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股權和分紅獎勵辦法》《關于大力支持監管企業核心技術攻關若干激勵政策的意見(試行)》等政策,鼓勵科技企業轉移轉化科技成果,推動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激勵機制不斷完善。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