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2025年全區科技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落實全國科技工作會議、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自治區“堅持‘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的部署要求,總結2024年工作進展成效,研究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孫睿君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2024年是我區科技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自治區黨委科技委成立,科技領導和管理體制實現系統性重構、整體性重塑,全區科技大會勝利召開,全區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達到51.79%,比上年增加2.5個百分點,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我區參與的5項優秀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涌現出我國首條民用航空子午線輪胎等十大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位居西部地區第四位。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區總量28%左右。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超800億元,同比增長約20%。新產業新產品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50%,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2%,新備案專利產品增長74%。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2.79件,同比增長14%,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驗收通過非基金項目570項,新增利稅8.45億元,新增銷售收入150.82億元。入選長江學者、國家優青等各類國家級人才18人。這些進展和成績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科技應有的貢獻,也為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廣西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會議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全面落實全區科技大會精神、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廣西的起步之年。全區科技工作要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聚焦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任務,強化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廣西為總目標,著力抓好重點產業和“人工智能+”應用的科技創新攻關,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推動科技金融提升發展,深化國內外科技開放合作,同時不斷加強科技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讓實干成為全區科技系統和廣大科研人員最鮮明的特征。2025年,我區將啟動實施產業鏈創新科技重大專項10項,攻關100項以上關鍵技術;實施30項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建設10個重大中試平臺、3家自治區實驗室、5家自治區綜合領域類技術創新中心,向國家推薦備案高新技術企業1300家以上,引育高層次人才及團隊7人(個)以上,選派500名企業科技特派員,爭取實現全區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以上,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會議向2024年獲認定的廣西技術創新中心、廣西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和廣西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單位代表頒授牌匾證書。南寧市科技局、百色高新區、中國人民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廣西大學有關負責同志先后作交流發言。
自治區科技廳領導班子成員,自治區黨委科技委成員單位與中直駐桂相關單位有關負責同志,有關金融機構、投資機構負責同志,國家和自治區級實驗室、有關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科技界代表,各設區市科技局、各高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自治區科技廳各處室、直屬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文件下載: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