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2021年9月8日(星期三)16:00,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廣西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邀請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李克純、自治區科技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處長湛永松介紹廣西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發布會由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薛彬主持。
廣西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時 間:2021年9月8日16:00
地 點:南寧市民族大道112號廣西新聞發布廳
出席人員:
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 李克純
自治區科技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處長?? 湛永松
主持人: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薛彬
16:00
薛彬:
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
歡迎大家出席自治區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我們知道,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不僅是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集聚區,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廣西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今天,我們請來了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李克純先生,請他向大家作介紹,并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自治區科技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處長湛永松先生。
首先,有請李克純先生作介紹。
16:01
李克純: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和新聞界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借此機會再次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廣西科技創新工作的熱情關注和大力支持。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集聚區,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為進一步促進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發揮其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2020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18條政策舉措。我區現有桂林、南寧、柳州、北海4家國家高新區以及10家自治區級高新區。為貫徹落實好國家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推動14家高新區發展,我區于2021年8月4日制定出臺《關于促進廣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著重從6個方面提出23條具體措施,促進我區高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引領高質量發展。下面,我就廣西促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情況作兩點說明。
一、我區高新區建設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20年,我區14家高新區經濟持續保持恢復態勢,工業總產值、營業總收入、出口總額等主要指標增長趨勢明顯,完成工業總產值7995.04億元,同比增長9.47%;完成營業總收入10353.62億元,同比增長21.88%;完成出口總額125.19億美元,同比增長30%。無論是從規模總量方面,還是從發展質量方面,高新區已成為我區重要經濟增長點和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重要載體。在科技部開展的全國169家國家高新區2020年度評價排名中,我區南寧、柳州、桂林和北海4個國家高新區均排在前75位,居于全國中上水平。
二是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完善。我區高新區建設工作一直注重創新創業資源與要素的培育和集聚,積極調動各類創新創業主體的積極性,推動“雙創”邁向更高層次和水平。截至2020年12月,我區14家高新區有企業數66971家;高新技術企業2064家,占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73.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42家,上市企業62家,收入超億元企業達903家。創新創業已經成為高新區建設的重要價值導向。
三是自主創新能力逐漸增強。我區高新區以創新為動力,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促轉型,已經成為我區高新技術產業化成果豐碩、高新技術企業集中、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的區域,集聚了一批高水平創新資源和平臺,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2020年,全區14家高新區擁有各類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634家,其中,各類大專院校50家,研究院所106家,企業技術中心44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5家,工程研究中心48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5家,重點實驗室69家。高新區已經成為我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重要的引領區。
16:06
李克純:
二、“十四五”我區促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思路
“十四五”期間,我區將按照《若干措施》要求穩步建設高新區,力爭到2025年,全區實現自治區級高新區在設區市全覆蓋,新增國家高新區4家,新增自治區級高新區6家,全區高新區總數達到20家,壯大隊伍,推動高新區進位爭先。高新區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產業集聚效應和產業競爭力明顯提高,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進一步凸顯,為推動我區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達到這些目標,我區將以問題為導向,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加強優化高新區布局,著力解決廣西高新區數量偏少、整體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圍繞推動高新區提質增效擴容及推動創建國家高新區,著力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級人民政府依托現有園區,選擇不同的管理模式建設自治區級高新區,并培育創建國家高新區。
二是加強提升高新區創新能力,著力解決高新區支撐能力不足問題。加快推動促進高新區創新資源集聚、引進培育高層次創新人才、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斷推動提升高新區創新能力。
三是加強發展壯大高新技術產業,著力解決高新區“不高”“不新”問題。圍繞加速產業集聚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培育創新企業群等方面,加快發展壯大高新技術產業。
四是加強推動提升開放創新力度,著力解決高新區輻射有限、合作不深的問題。強化支持高新區利用區內外優質科技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鼓勵以國家高新區為主體整合或托管區位相鄰、產業互補的自治區級高新區或各類工業園區等,打造更多集中連片、協同互補、聯合發展的創新共同體,建立完善責任共擔、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的長效運行機制。
五是加強營造高質量發展環境,著力解決高新區管理運營機制不暢的問題。支持高新區探索崗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實際的分配激勵和考核機制;依法向高新區下放相應的自治區級和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建立高新區與自治區有關部門直通車制度,實行重大事項一事一議制度。支持賦予高新區一級財政管理權限,加強科技金融服務,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推進產城融合發展,保障推進高新區綠色發展。
六是加強組織管理,著力解決高新區壓力不足、動力不夠的問題。以“產出、貢獻”為導向,建立健全評價考核機制,對高新區建設成效實施分類評價。對進入全國綜合排名前列的國家高新區和評價考核位居全區前列的自治區級高新區,擇優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建立摘牌退出機制,對連續多年評價考核末位的高新區進行摘牌。通過“以評促建”“以評促發展”,推動我區高新區在“十四五”期間取得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及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產業發展現代化水平,積極會同各級各部門,進一步細化配套措施,確保各項政策落地落細,確保實現預期目標。
下面,我很高興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一步交流,謝謝各位。
16:11
薛彬:
感謝李克純先生的介紹。下面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屬新聞機構。有問題的請舉手。
16:12
中國商報記者:體制機制創新是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下一步,我區在推動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謝謝!
李克純:
體制機制是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來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一是優化高新區管理體制。支持設區市、縣(市、區)黨委或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兼任所轄高新區管理機構主要負責人,所在設區市、縣(市、區)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人兼任所轄高新區管理機構的領導班子成員。高新區管理機構是所在地人民政府派出機構的,要加強統籌協調,堅持精簡高效原則,減少向高新區派駐部門,充分依托所在地人民政府開展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支持高新區采取市場化模式,將園區建設、招商、運營、管理和服務等事項,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外包等方式交由市場承擔。支持高新區探索崗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實際的分配激勵和考核機制,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經報有管理權限的黨委、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實施“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績效工資制度。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據經濟功能區定位和發展實際需要,依法向高新區下放相應的自治區級和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容缺受理制,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在高新區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相關改革試點經驗,加強創新政策先行先試。
三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探索高新區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支持賦予高新區一級財政管理權限,建立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的財政管理體制,完善財政預算和核算機制。鼓勵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結合高新區對當地的財政收入和土地出讓收入貢獻,制定完善激勵政策,支持高新區加快發展。對新獲批的國家級高新區和自治區級高新區,在創新資源配置、資金扶持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鼓勵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和金融機構依法合規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其他市場化方式融資,優先支持高新區基礎設施建設。
16:15
廣西日報記者:我區已于8月初印發出臺《關于促進廣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6個方面提出了23條具體措施。為確保這些政策措施落實到位,我區將開展哪些重點工作?謝謝!
湛永松: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下一步,我區將圍繞促進廣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落實,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抓好工作:
一是強化政策宣貫。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做好本《若干措施》的宣傳和解讀,讓地方政府、高新區、企業等全面、詳細了解、掌握本《若干措施》的實質精神和內容。
二是強化工作協同。要持續加強自治區對高新區建設發展的統籌指導,建立高新區與自治區有關部門直通車制度,實行重大事項“一事一議”制度,著力解決高新區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土地利用、財政金融等重大問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要切實承擔高新區建設主體責任,結合地方實際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措施,促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三是強化考核評價。要緊密銜接國家科技部新修訂的國家高新區指標體系等相關工作,結合我區高新區實際,不斷優化完善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全區高新區綜合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建立動態管理機制,推動全區高新區爭先進位。
16:18
人民網記者:加快建設創新型廣西,離不開高新區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請問廣西在推動高新區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方面,將采取哪些措施?謝謝!
李克純:
高新區應建設成為促進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下一步,我們要持續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著力提升高新區自主創新能力,具體有以下三方面舉措:
一是加強促進科技創新資源集聚。支持高新區骨干企業聯合區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設市場化運行的高水平實驗設施、創新基地、中試基地和新型研發機構。對高新區內新認定的自治區新型研發機構,達到補助條件的給予最高可達500萬元的財政資金補助。
二是加強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支持高新區加強技術研發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優先在高新區布局自治區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質檢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創新平臺,支持技術轉移機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給予一次性可達1000萬元的財政資金補助。
三是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國家高新區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對獲批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的,給予300萬元財政資金補助。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資介”充分參與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優先在高新區建設一批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給予相應的財政資金支持,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16:21
央廣網記者:由科技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廣西科技廳和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承辦的第9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明天就要開幕了,請問大會將組織什么活動安排來為高新技術企業對接東盟服務呢?謝謝!
李克純:
第9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將于2021年9月9日至13日在廣西南寧舉行。本屆東創會以“創新發展育先機 可持續發展贏未來”為主題,圍繞“可持續發展”這一核心內容,舉辦開幕活動、第3屆“10+3”青年科學家論壇、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先進技術展、中國—東盟先進技術對接會等系列活動。東創會舉辦8屆以來,每屆大會均力求促成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務實合作,共舉辦了28場論壇及研討會,涵蓋中醫藥大健康、北斗導航、區塊鏈、農業技術、新能源、政策研究、外交官推介等內容,28場專業領域技術對接會,共組織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的代表9800余人,參會企業3500多家,展示推介項目累計2700多項,促成中國與東盟國家間在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項目簽約及意向簽約達220多項。據不完全統計,涉及的企業80%以上為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東創會,實現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切實服務了國內先進適宜技術“走出去”。
16:24
新華社記者:我比較關注東創會的相關情況,想再了解一下,本屆大會有什么值得關注的亮點呢?謝謝!
湛永松:
本屆大會亮點紛呈。集結了眾多學界大咖共同創新論道,出席院士數量為歷屆大會之最,致力于打造一屆高知識密度盛會。東盟6個國家的科技主管部門副部級以上領導,將以視頻演講的方式參會,東創會作為中國與東盟科技創新交流的國際性平臺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同時,主論壇還將集中發布一批重要科技合作成果,中國—東盟博覽會先進技術展也將展出多項核心技術。本屆先進技術展的展區位于南寧國際會展中心B2和D3展廳,面積約4100平方米,參展單位達100多家,參展項目近300項,精心遴選了數字經濟、通信技術、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計算機科學、材料技術、節能低碳等國際前沿熱點領域的技術成果進行展覽展示。其中,中國與泰國在糖業領域合作的先進技術將首次亮相先進技術展。邀請了與東盟國家已開展合作的抗疫一線知名科技公司,集中展示涉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多項技術。此外,重點邀請了浙江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長安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區外知名高校,集中展示近40多項最新科技成果。數字經濟領域的知名企業如華為、浪潮、中國—東盟信息港以及中科院控股企業等,將攜最新5G技術參展。歡迎各位媒體朋友前往參觀體驗及宣傳報道。
16:27
薛彬:
感謝湛永松先生的回答。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廣西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情況。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問題需要了解,請會后與自治區科技廳溝通采訪。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件下載: